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rch, 2020
Image
我要成為 YouTuber 小時候,當被問到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或志願是什麼,我們常會回答「老師」、「醫生」、「律師」、「香港小姐」等受人景仰的職業。近年,全球冒起了一個小朋友憧憬和夢想的新職業—「 Youtuber 」。現今學童除了喜愛「睇 Youtube 」,我更認識多位小朋友自己有嘗試拍片放上 YouTube ,還嚷着叫我留意及訂閱他們的頻道。 曾經有位家長向我表達不能接受小朋友做「 Youtuber 」的志願,問我怎樣可以改變小朋友的想法。說到這裡,我先想家長反思「反對小朋友 / 不接納小朋友成 Youtuber 的原因」,為什麼你會反對呢?你期望小朋友有什麼志願呢? 其實,小朋友對不同的職業抱着好奇之心是正常不過的事,很多時候,小朋友對某些職業有特別的感覺、想法、信念或期望,才會把它設定成為志願。回想過來,大家有否發現當我們對「志願」認識多了、伴着成長、經歷和思考,我們便會調整及尋覓更適合自己的志願。因此,何必限制小朋友的小腦袋大世界呢? 就我個人而言,我曾想成為律師、老師、飛機師、收銀員、餐廳員工、設計師、護士、政治家, 最終卻成為心理學家,你呢? # 你了解小朋友為什麼想成為 Youtuber 嗎? 小朋友「想成為 YouTuber 」背後定必藏着一些想法、信念和期望,可能是「 YouTuber 可以搵好多錢㗎 ! 」 / 「 Youtuber 好有型」 / 「 Youtuber 唔洗讀大學都做到」或其他原因。 作為家長,除了直接告訴小朋友實況或作出反對,我們可以先了解小朋友想成為 YouTuber 背後的原因,然後探索這個想法是從何以來,例如家長可問:「你從咩途徑知道 Youtuber 可以搵好多錢㗎?」這樣,家長便可以了解小朋友的思想邏輯的來源。 若果小朋友回答:「聽同學講網紅 xxx 佢拍無聊片就有 100 萬個訂閱,賺好多錢㗎。」, 家長便可跟小朋友一起思考「人人拍無聊片就有 100 萬訂閱?」,以提問的討論方式增強小朋友的獨立和批判思考,家長更可從中灌輸正確的價值觀或信念,例如可以舉一些 Youtuber 例子共同討論,糾正他們對這個職業的誤解。 家長切忌單方面跟小朋友授課 (Lecturing) ,這有機會讓小朋友覺得自己的志願或夢想不被家長接納,因而